纹胸鹪鹛

Napothera epilepidota   Temminck
   

  12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(依据云南东南部大围山的N.e.laotianus标本) 上体除尾上覆羽为棕褐外,均暗朱古力褐色,头顶至肩各羽均具黑缘和微白羽干;大中覆羽的羽端均具白点;次级飞羽的羽端缀以棕点;耳羽黑;眉纹淡棕;喉白;胸和腹部中央大都白色;胸侧橄榄褐而具白纹;胁沾棕色。
虹膜淡褐;上嘴黑褐,下嘴灰;脚和趾等灰褐色。
量衡度
采集地 性别 体重 嘴峰 翅 尾 跗蹠
云南东南部大围山 ♂(1) 16 13.5 52 25 22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 眉纹长而呈棕色;上体大都朱古力褐色;下体大都白,两胁沾棕色;尾特短。

大小

量衡度
采集地 性别 体重 嘴峰 翅 尾 跗蹠
云南东南部大围山 ♂(1) 16 13.5 52 25 22

生物学

生态 常出没于荫暗密林中,躲匿在长满苔藓的石头、满盖着蕨类的倒木或树桩间,往返攀爬,其习性实与噪鹛类相比,更近似鹪鹩。

生境信息

生态 常出没于荫暗密林中,躲匿在长满苔藓的石头、满盖着蕨类的倒木或树桩间,往返攀爬,其习性实与噪鹛类相比,更近似鹪鹩。

国外分布

在国外,分布于中印半岛,西抵印度阿萨姆,南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。
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 本亚种的喉纯白,与缅甸的N.e.bakeri有别。它的嘴和翅均较越南北部的N.e.amyae(翅52—57,嘴峰17—18)为短。任国荣的N.e.delacouri(翅52—54,嘴峰13-14;采自广西瑶山)似应列为N.e.laoliana的同物异名。
亚种分化 本种约有13个亚种的分化,其中见于我国者仅有2个亚种。

检索表文本

亚种检索
头顶羽毛具黑缘;耳羽黑;眉纹淡棕………西南亚种N. e. laotiana
头顶羽缘黑色特著;耳羽钝褐;眉纹不显……海南亚种N.e. hainana